我心目中的2023年度“四川十大法治人物”43号
廉洁(凉山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科科长)
投票链接:
https://410n3i.wx.cyvote.net/act/detail?act=207920&id=3330059
绽放在大凉山的一朵“立法之花”
【人物小档】
廉洁,女,中共党员,1985年8月出生,现任凉山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科科长。近年来,廉洁参与制定单行条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禁毒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防治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<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>婚姻家庭编的变通规定》5件;制定地方性法规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医药保护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》4件;修订单行条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水资源管理条例》1件,为讲好凉山故事,唱响凉山声音,强化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凝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这是她的家乡,这里青山绿水,为了这片美丽土地和人民幸福安康,她立足凉山州情实际和社会现状,参与出台了一部部服务民生、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法规、条例……10月27日,中共凉山州委召开九届第100次常委会会议,审议《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审查<凉山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(草案)>的请示》,一位身穿黑色衣服的女工作人员坐在会议室里,不时拿笔在笔记本上记录领导们对“条例”提出的建议和意见。她就是今年38岁,现任凉山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科科长廉洁。
2018年调入凉山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以来,作为一位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立法女性工作者,作为有两个孩子的母亲,廉洁严格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度,且立足州情实际和社会现状,将大力营造新风正气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重点,坚持“立法为民”,在立法选题上问需于民,在立法方式上问智于民,在立法内容上问效于民,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渠道,确保每一件立法项目都能反映人民意志。
打造“绿色家园” 唱响地方立法禁毒曲
法无定法,则无法。
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,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,自古就是通往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、“南方丝绸之路”必经之地,辖17个县市,州府西昌市是著名的航天城、月亮城,被誉为“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”,木里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、被誉为“最后的香格里拉”,全州有彝、汉、藏、回、蒙等14个世居民族,总人口538.25万人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11.85万人、占总人口的57.94%,彝族人口293.65万人、占总人口的54.56%,是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。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国际贩毒集团和贩毒分子曾经以凉山州作为一条重要通道,将毒品贩运至内地。受其所害,凉山州贩毒人员、吸毒人员逐步增多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毒情迅速蔓延,因毒品问题诱发的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大幅度增加,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。
法乃治国之重器,良法乃善治之前提。
2001年,凉山州人大常委会针对凉山实际制定了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<四川省禁毒条例>补充规定》,补充规定实施后,凉山州的毒情蔓延形势基本得到遏制。
2016年,廉洁从德昌县遴选到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科,2018年调到州人大常委会法工委,开始接触法工委立法工作。同年,廉洁被抽调到盐源县平川镇海子村,加入州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帮乡工作。
在寒冷的季节,看到村里的孩子和老人因缺少家庭支柱,而生活困难、衣着褴褛等待救济,廉洁心里对毒品产生无比的愤恨。
驻村那些日子,她和同事们走家串户,给贫困村民送去救济温暖物资,开展法律法规宣传,劝说他们远离毒品。随后在一年多时间里,她身怀有孕,多次深入海子村白天调查了解,倾听群众的心声,夜晚回到西昌把大孩子哄睡着,独自整理资料一直到深夜12点过。在德昌县工作的丈夫见状,心痛地说:“你这样也太累了,要不然想办法调到一个不用下乡的单位去上班。”廉洁摇头说:“想到山上那些被毒品侵蚀的家庭,想到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,我觉得一点都不累……”
2019年,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,廉洁与同事们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,制定出了《凉山彝族自治州禁毒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防治条例》。
2019年5月,“禁毒条例”颁布实施。2020年“艾滋病防治条例”颁布实施。凉山州“绿色家园”的打造,得到了全州人民的积极响应,接下来的4年里,州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对“禁毒条例”开展执法检查,禁毒斗争取得群众满意率从83%升至98.7%,5个国家禁毒委挂牌县、2个省禁毒委挂牌县全部摘掉‘毒帽’”的战果。而在“艾滋病防治条例”颁布实施后,各项核心指标也稳步提升。
推进移风易俗 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
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、不在法学,也不在司法判决,而在社会本身。
2020年是党中央定下的脱贫攻坚决胜年。“一丧三年紧,一婚穷十年”,这些陋习严重制约束缚了凉山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。
必须移风易俗,变革落后的风俗习惯,改变群众“贫困”的思想。
2021年底起,廉洁与同事们结合开展乡村精准扶贫工作,无数次深入乡村、城镇社区调查了解贫困的源头,靶向立法,制定出《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》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施行<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>婚姻家庭编的变通规定》。2022年5月,移风易俗条例颁布实施后,社会各界反响强烈。
中央电视台《央视新闻》对移风易俗条例《条例》实施进行了报道,《新闻1+1》邀请国内知名法学专家对《条例》作了系统介绍和全面解读,并给予了高度肯定。案例《彝族学生忧高价彩礼,多方施策治陈规陋习》入选2022年度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办实事优秀案例。仅《条例》批准通过第二天,州官媒制作的有关抖音点击量达1307万人次。移风易俗作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及重点工作,先后实施了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、“三建四改五洗”、“四好”创建、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、厕所革命等一系列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,取得明显成效,不良习俗得到有效遏制。
聚焦环境保护 全省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出台
守一而制万物者,法也。
2019年3月30日,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大火。2020年3月30日,凉山州西昌市再次发生森林大火,先后有数十名消防官兵和灭火队员牺牲在灭火一线,两场森林火灾震惊全国。
廉洁十分难过,经常彻夜难眠。
“那些日子,我脑子里全是我能做什么?我能为我身边的老乡们做什么?我能怎么做?怎么才能保护他们?”至今说起当时的心情,廉洁依然为牺牲的消防队员和灭火队员难过。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,她和同事们开始大量走访调查,结合凉山州实际情况,起草了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》。
2021年,在廉洁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地方性法规《凉山彝族自治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》正式出台。森林防火宣传在全州17个县市开展,得到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。2022年、2023年,全州森林火灾得到遏制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廉洁在走访调查中深深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。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,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,她和同事主动与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对接联系,联合制定出台《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》《攀枝花市安宁河流域保护条例》。这是四川省首个市州流域保护协同立法。
“地方出台一部法规条例很难,不仅需要有大量的事实数据佐证,符合民情民意,而且每一个字和标点符号都不能有半点错误,一篇文稿从起草到完稿,需要经过无数遍修改,我们常常要加班到凌晨……”廉洁说。
为了立法工作,这几年来,廉洁走遍了凉山州17个县市街道乡镇,与同事们一起用脚“丈量”出5件单行条例、4件地方性法规,修订1件单行条例、废止5件单行条例,以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立法助推了凉山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。